-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復雜。不能簡單地認為中藥治本、西藥治標。治療應綜合考慮,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中藥和西藥在治療中各有優勢,需根據病情合理選擇。 1. 疾病原理:類風濕關節炎是由于免疫系統異常,導致關節滑膜炎癥和損傷。 2. 中藥作用:部分中藥具有調節免疫、抗炎、止痛等作用,如雷公藤多苷片、白芍總苷膠囊等,但需辨證論治。 3. 西藥優勢:西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能有效抑制免疫反應,緩解病情進展。 4. 綜合治療:常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取長補短,提高療效。 5. 個體差異: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因個體差異而異,治療方案需個性化。 6. 生活調理:注意休息、保暖,適當鍛煉,對病情控制也很重要。 總之,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不能片面地認為中藥治本、西藥治標,應在醫生指導下,綜合多種因素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0-09 19: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建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中藥治本,西藥治標,中藥副作用少,西藥副作用多”說法。這是對中醫和西醫均存在的錯誤認識。因為醫學界目前對類風濕的發病機制還未完全闡明,因為涉及的相關因素太多,所以何是“本”是還難以回答的問題。 如一定要按咱老百姓的話來說治標與治本,則也可西藥中的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美洛昔康、西樂葆)是對付關節腫痛的,是治標的藥物,而控制病情的抗風濕藥(如甲氨喋呤、來氟米特)就是治本的藥。俗話說,藥帶三分毒,中藥也同樣有毒副作用。我經治的病人中,已有多位20多歲的女士,在某地服用中藥湯劑治療(類風濕)半年左右后出現了停經,到婦科就診,結論是卵巢已早衰,以后生育已困難很大。
2024-10-10 0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