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心肺復蘇是一種在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包括判斷意識、呼叫救援、胸外按壓、開放氣道和人工呼吸等步驟。 1.判斷意識:輕拍患者雙肩并呼喊,觀察有無反應。 2.呼叫救援:立即撥打當地急救電話 120,清晰說明情況和所在位置。 3.胸外按壓:讓患者仰臥在硬板或平地上,雙手交疊,用手掌根部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頻率 100 - 120 次/分鐘,深度 5 - 6 厘米。 4.開放氣道: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清理口鼻異物,然后用仰頭抬頦法打開氣道。 5.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嘴巴,緩慢吹氣,每次吹氣 1 秒以上,觀察胸廓起伏。 6.循環操作:每按壓 30 次,進行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復,直到專業救援人員到達。 心肺復蘇操作需要迅速、準確和持續,把握好每個步驟的要點,在關鍵時刻能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時間。
2024-10-15 13: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益業 主任中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心臟驟停病人的病因各種各樣,能否挽救這些病人的生命,除了病人的基礎狀態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現場急救措施、正確的復蘇手法及合理的藥物應用。普及基本心肺復蘇(CPR)概念,將為醫務人員到場搶救爭取寶貴的時間。 (1)時間就是生命,要盡早進行心肺復蘇,而不要因為任何原因延誤復蘇時機。當患者無意識時,立即高聲喊叫,如無反應,立即手指甲掐壓人中穴、合谷穴5秒鐘。 (2)一旦確定為心臟驟停,立即放平病人,啟動基礎生命支持措施: 首先立即嘗試捶擊復律:從20~25厘米的高度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處捶擊一至二次,部分病人立即復律;若未能恢復脈搏和呼吸,不應繼續捶擊。 暢通呼吸道:一手置于患者前額使其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其下頜骨近下頦或下頜角處,抬起下頜,使下頦尖、耳垂與平地垂直,暢通氣道,并清理口腔異物,包括假牙。 人工呼吸:在保持氣道通暢后,術者以置于病人前額的手捏緊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氣后,將自己的口唇貼緊病人的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氣,直至病人胸部上抬。 口對口吹氣與胸外心臟按壓的比例為2:30,即每做2次口對口吹氣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臟按壓。無論單人或雙人操作均為2:30。心肺復蘇操作開始的第1分鐘后檢查一次生命體征,主要是查看頸動脈搏動及瞳孔的反應,以后每4~5分鐘檢查一次,每次檢查時間不得超過10秒鐘。如此反復進行,觀察按壓效果,待急救人員趕到,再進行后續的搶救治療。 胸外按壓:患者應仰臥于硬板床或地上。按壓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處,兩手背平行重疊緊放于按壓區,兩手指相互扣鎖或伸展,不應接觸胸部。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標準體重的成人患者應為至少5厘米。 (3)盡早復律,及時使用除顫器,自200焦耳能量開始,首次除顫無效,改用300焦耳或360焦耳能量再次除顫。 (4)心肺復蘇過程中應及時、合理用藥。 重點提示:如果旁觀者沒有經過心肺復蘇術培訓,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壓的CPR。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壓,直至受害者被專業搶救者接管。訓練有素的救援人員,應該至少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壓。另外,如果能夠執行人工呼吸,按壓和呼吸比例按照30:2進行。在到達搶救室前,搶救者應持續實施CPR。
2024-10-16 0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