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崇廉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艾灸治療宮寒有幾個非常有效的位:1)關元穴,在肚臍下三寸;2)第二個部位在肚臍,又叫神闕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3)第三個是氣海穴,該穴位于人體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不過艾灸每天做半個小時即可,一般不要超過一小時,時間太長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
2016-01-27 19:11
-
-
網友 fd_18627086916追問:2019-06-20 13:32
胃火重,宮寒,可以經常做艾灸嗎
-
張煥臣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9-06-20 13:51
-
張煥臣 主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0 0 -
你好,不建議天天做艾灸,可以隔一天做一次,最好配合治療宮寒的藥物一起調理,可以服用中成藥艾附暖宮丸 ,注意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飲食清淡,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艾灸可以治療宮寒,艾灸就是點燃艾條之后熏相對應的穴位,將熱力滲透到經絡里面,之后藥效沿著經絡游走,從而調理身體。《黃帝內經》:“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可見艾灸非常適宜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是治療宮寒的好方法。”祝你健康!
2016-01-28 09:07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為艾炷灸、艾條灸和溫針灸。是指點燃艾炷或艾條在體表的一定部位進行熏灼,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艾灸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尤其適用于慢性虛弱性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溫補中氣、回陽固脫、消瘀散結、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清熱解毒、溫腎壯陽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