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大腸息肉有癌變的可能,其癌變風險受息肉大小、類型、數量、遺傳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影響。預防癌變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定期檢查、調整飲食、增加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等。 1. 息肉大小:直徑越大的息肉癌變風險越高。直徑小于 1 厘米的息肉癌變風險較低,大于 2 厘米的息肉癌變風險明顯增加。 2. 息肉類型:炎性息肉癌變風險低,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絨毛狀腺瘤癌變風險較高。 3. 息肉數量:單個息肉癌變風險相對較低,多發性息肉癌變幾率增大。 4.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的人,患大腸息肉及癌變的風險增加。 5. 生活方式:長期高脂、低纖維飲食,缺乏運動,吸煙酗酒,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會增加癌變風險。 總之,對于大腸息肉要引起重視,定期進行腸鏡檢查,發現息肉及時處理,并通過改善生活方式預防其癌變。一旦出現腹痛、便血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4-10-17 1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康亮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結直腸肛門外科
-
" 部分大腸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長期刺激下有一定的癌變傾向。要預防大腸息肉的癌變 ,降低其癌變發生率 ,就得少吃肉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保持正常的大便習慣。 40歲以上的又愛吃肥肉和油膩食物的中年人,更需努力改變進食習慣。這對預防直腸癌的發生率和降低癌變率,是十分重要的。"
2024-10-18 04:4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大多見于直腸和乙狀結腸。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大腸息肉惡變率大概是為10%。大便中粗渣和異物及其他大腸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腸黏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最終可形成腸息肉狀突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