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肉瘤的早期癥狀常不明顯,診斷需綜合多種方法,包括癥狀觀察、影像學檢查、病理活檢等。常見癥狀有腫塊、疼痛、局部皮膚改變、功能障礙等。診斷方法有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病理檢查等。 1.早期癥狀: 腫塊:多為無痛性,質地較硬,生長較快。 疼痛:起初為隱痛,隨著病情進展可加重。 局部皮膚改變:如皮膚溫度升高、紅腫、靜脈曲張等。 功能障礙:影響受累部位的正常功能,如肢體活動受限。 消瘦、乏力:可能是腫瘤消耗導致。 2.診斷方法: 體格檢查:觀察腫塊的位置、大小、質地、活動度等。 影像學檢查:如 X 線、CT、MRI 等,有助于確定腫瘤的位置和范圍。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腫瘤標志物等,輔助診斷。 病理檢查:是確診肉瘤的金標準,通過穿刺或手術獲取組織進行病理分析。 基因檢測:對某些類型的肉瘤,基因檢測有助于明確診斷和指導治療。 總之,對于疑似肉瘤的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024-09-17 19: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奕鳴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科
-
肉瘤患者發病早期四肢常有不規則的隱痛不適,與運動無關,夜間痛明顯。漸出現腫脹、腫塊,并伴有皮溫升高,靜脈怒張等表現。腫塊不斷增大,癥狀有日益加重的趨勢時,要及時到各醫院的骨腫瘤??凭驮\?! ∮捎谌饬龅姆诸惡驮\斷極為復雜,單純依靠臨床檢查和影像學很難作出正確的診斷,活檢是絕大部分肉瘤診斷的必要途徑,可以說是肉瘤診斷的“金標準”?;顧z又分為穿刺活檢和切開活檢。切開活檢往往在穿刺活檢失敗后進行,切口約6-8厘米, 創傷大,恢復較慢。一些醫院開展切開活檢后,給二次廣泛切除腫瘤的保肢手術帶來困難,使患者喪失保肢的機會。穿刺活檢是利用粗套管針,有費用低、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穿刺后第二天就可以應用化療藥物,這種方式更受推崇?! ∪饬霭l現越早治愈率越高,規范化綜合治療是肉瘤治愈的關鍵。首診首治直接關系到患者能否保留肢體功能,治療的最佳時機為第一次手術。手術后結合放化療的綜合個體化治療方案,安全保肢率達到90%以上。
2024-09-18 0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