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冠心病常見的并發癥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臟破裂等。 1.心力衰竭: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導致血液不能充分供應全身。可出現呼吸困難、乏力等癥狀。治療常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等。 2.心律失常:心臟跳動節律異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導致猝死。治療藥物包括胺碘酮、普羅帕酮等。 3.心肌梗死: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心肌缺血壞死。表現為劇烈胸痛。治療需盡快恢復心肌灌注,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4.心源性休克:心臟泵血功能急劇下降。患者血壓降低,意識模糊。治療包括補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如多巴胺。 5.心臟破裂:較為罕見但嚴重。可導致心包積血,危及生命。往往需要緊急手術。 冠心病患者要積極治療,控制病情,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定期復查,遵循醫囑,改善生活方式。
2024-10-22 12: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益業 主任中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冠心病常見的并發癥有如下幾種: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表現可歸納為心電不穩引起的心室顫動、室性心動過速及室性早搏;泵衰竭引起的心房撲動或纖顫、室上性心動過速;起搏點功能低下引起的房室傳導阻滯及竇性心動過緩。 (2)心源性休克。表現為低血壓,血壓在80毫米汞柱以下,面色蒼白,脈象弱而細,呼吸淺快,出冷汗,意識障礙,少尿或者無尿等。 (3)心功能不全。起初表現為心率加快,呼吸困難,隨后可出現下肢浮腫、肝大等,嚴重的心功能不全者預后不良。 (4)心室破裂。表現為心前區劇烈疼痛,血壓驟然下降,氣急發紺,眼球上翻、意識突然喪失,幾乎每個發病者均發生猝死,生存者呈現急性心包填塞癥狀。 (5)心室壁瘤。心室腔內的壓力使心室壁向外膨出而形成室壁瘤。心室壁瘤多發生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有時心底部也可發生。 (6)心室間隔穿孔。表現為原有癥狀加重,出現心衰和休克。 (7)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造成二尖瓣關閉不全,可引起心力衰竭。 (8)血栓栓塞癥。心肌梗死后有血液凝固性增高傾向,加上血流緩慢、血壓下降、臥床靜養等因素,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造成腦、肺、脾、腎等血栓栓塞。 (9)心肌梗死后卒中。由于心肌梗死后心臟的排血量突然下降,可造成腦供血不足。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腦循環障礙可引起腦軟化、腦血栓形成、癲癇樣抽搐、出血及精神障礙等腦卒中表現。 (10)心肌梗死后癥候群。表現為發熱、白細胞增高、胸痛、胸膜摩擦音、心包摩擦音等。預后一般良好,發生率為1%~4%。 (11)肩-手癥候群。手、肘、肩關節疼痛,出現肌肉萎縮及浮腫、運動障礙等改變。
2024-10-22 1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