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他汀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肝功能異常、肌肉損傷、消化系統癥狀、血糖異常、神經系統癥狀等。 1.肝功能異常:可能導致轉氨酶升高。用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肝功能,若指標明顯異常,需調整用藥或停藥。 2.肌肉損傷:表現為肌肉疼痛、無力。用藥期間注意觀察自身癥狀,必要時檢測肌酸激酶。 3.消化系統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等。多數癥狀較輕,可自行緩解。 4.血糖異常: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對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應加強血糖監測。 5.神經系統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等。一般較輕微,可耐受。 總之,使用他汀類藥物時要密切關注身體變化,定期復查相關指標。同時,遵循醫生的建議,不可自行增減藥量。
2024-10-15 15: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頂立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他汀類是當前廣泛用于降脂的常用藥物,其不良反應主要有兩條:一是肌病(橫紋肌溶解),二是肝毒性,表現為轉氨酶的升高。 他汀類的不良反應與劑量密切相關。在常規用量下,他汀類是安全有效的,但采用大劑量強化降脂時,則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大劑量應用時,必須謹慎權衡風險與效益的關系。其次,降脂過程中,他汀類往往需要聯合貝特類、煙酸類增強療效。已證明這三類藥單獨應用時,肌病的發生率均低于0.2%,但洛伐他汀與吉非羅齊聯用時,肌病的發生率升高至3%~5%,與煙酸聯用時亦升至2%。進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的他汀類藥,其安全性并不相同。 可見,為避免不良反應,應避免無原則的大劑量使用;臨床情況需要聯合用藥時,亦應謹慎地選擇藥物。就你提供的資料,已具有兩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且血脂水平高,除了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療外,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干預。
2024-10-16 0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