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景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1、貼敷后當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 2、貼敷后皮膚均有熱感,因個體皮膚耐受性不同,以皮膚感覺和耐受程度為觀察指標,避免灼傷皮膚。 3、貼敷后皮膚出現紅暈屬正常現象,嚴重者可外涂皮膚軟膏以減緩刺激,如貼藥時間過長引起水泡,應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發泡時搽燙傷軟膏或前來醫院處理。 4、個別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搽抗過敏藥膏或前來醫院處理。 5、戒食易化膿食物,如牛肉、燒鵝、鴨、花生、芋頭及戒食魚蝦,生雞等易致敏食物。 6、天灸貼藥治療應堅持(每年三伏天灸和天灸均要貼藥,中途不要間斷),對鞏固治療效果、增強機體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
2016-02-21 23: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天灸有哪些注意事項,(1)最佳敷貼時間為夏季三伏天和冬季天;(2)敷貼藥物即做即貼,保證藥物有效成分少揮發。做完的藥物馬上使用,30分鐘后棄用;(3)貼敷時間約4~8小時,但具體的時間可因人而異。如果患者局部出現癢、痛、起皰等不同反應,可提前去除藥膏;反應不明顯的可稍延長敷貼時間。(4)在貼藥當日戒煙酒、辛辣、海鮮、蘑菇、牛肉、韭菜等易致化膿食物,并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及進行冷水浴;必須注意在進行敷貼治療的當晚不可洗澡。(5)天灸療法,又稱之發泡灸。治療后局部皮膚出現紅暈、輕度紅腫、小水泡、輕度熱痛感屬正常現象。
2016-02-22 06:5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三伏貼? 三伏貼又叫三伏天灸,是指在三伏節氣將藥物做成膏狀貼敷于特定穴位防治疾病的一種傳統療法。一般從頭伏開始貼敷,每10天一貼,貼3-5次。對一些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鼻炎、慢性胃腸疾病、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慢性盆腔炎、痛經等虛寒類疾病療效確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