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尿失禁的產生通常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盆底肌肉松弛、神經系統問題、泌尿系統疾病、妊娠與分娩以及藥物副作用等。 1.盆底肌肉松弛:年齡增長、多次分娩等可導致盆底肌肉支持力減弱,難以有效控制排尿。 2.神經系統問題:例如腦卒中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馬尾神經損傷等外周神經系統病變,影響神經傳導,導致尿失禁。 3.泌尿系統疾病:膀胱炎、尿道炎等炎癥刺激,或膀胱結石、膀胱癌等占位性病變,會破壞膀胱正常功能。 4.妊娠與分娩:孕期子宮增大壓迫膀胱,分娩時產道損傷,都可能引發尿失禁。 5.藥物副作用:某些抗抑郁藥、降壓藥等可能影響膀胱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引起尿失禁。 6.其他因素:肥胖增加腹部壓力,酗酒、長期咳嗽等也可能導致尿失禁。 尿失禁的原因較為復雜,若出現尿失禁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尿常規、尿動力學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23 11: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月有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尿液是血液流經腎臟后,將多余的水分及代謝產物分離出來,經由輸尿管流到膀胱所形成。膀胱是由肌肉所構成的一個肌肉袋子,貯存在膀胱的尿液需要經過尿道才能排出體外。膀胱到尿道的出口有一個閘門是由一種特殊的肌肉叫做括約肌在控制閘門的開關,與尿道相鄰的膀胱頸部也參與這個過程。在貯尿時膀胱呈松弛狀態,像有彈性的橡皮囊一樣慢慢膨脹,這時尿道內壓只稍微增加,即使有少量尿液也能忍受,直到容量超過300毫升后尿意才漸漸增強,這時的膀胱頸及尿道括約肌仍是緊閉著,即使咳嗽或跳躍使腹壓增加也不會有漏尿現象。強烈尿液的信號由神經傳到大腦后,就下指令要我們找廁所小便,等一切準備妥當,中樞神經才會下令膀胱頸及尿道括約肌松弛,膀胱本身的肌肉(稱為逼尿肌)收縮,尿液就被積壓,經尿道順利排出。膀胱排空后,又恢復到前述的貯尿期,如此周而復始,小便就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了。除了上面提到的膀胱自身的肌肉、尿道括約肌外,人體骨盆底部的一些支撐骨盆內器官如膀胱、直腸、子宮等器官的肌肉群,也參與尿液的控制和排放。
2024-10-23 2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