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在病因、癥狀、發病機制、診斷方法及治療策略等方面存在差異。 1.病因:風濕性關節炎多因鏈球菌感染引發,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癥狀:風濕性關節炎常累及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等,疼痛呈游走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多侵犯小關節,如手指關節、腕關節等,且常對稱發病,有晨僵表現。 3.發病機制:前者與鏈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反應有關,后者是自身免疫紊亂導致關節滑膜炎癥。 4.診斷方法:風濕性關節炎依靠鏈球菌感染指標、關節癥狀等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需檢測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等。 5.治療策略:風濕性關節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消除鏈球菌感染,如青霉素,同時用非甾體抗炎藥止痛,如布洛芬。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用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病情嚴重時可能用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 總之,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雖然都有關節癥狀,但在多個方面存在差別。患者若有關節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15 16: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毅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有根本的區別: 發病情況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初發年齡以9-17歲多見,男女比例相當。類風濕關節炎以中年女性多見。 病因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是鏈球菌感染造成,而類風濕關節炎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癥。 癥狀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累及大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不造成關節的畸形。還有環形紅斑、舞蹈癥、心臟炎的癥狀。類風濕關節炎往往侵犯小關節(尤其是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也會侵及其他大小關節,晚期往往造成關節的畸形。還可出現類風濕結節和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的內臟病變。 實驗室檢查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抗O高,類風濕關節炎往往類風濕因子高,CCP、AKA會出現陽性。 治療不同:風濕性關節炎以消除鏈球菌感染為主,青霉素是首選藥物。同時對于關節疼痛、心臟炎等進行相關處理。類風濕關節炎以防止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標。用藥上及早應用慢作用抗風濕藥。在關節疼痛腫脹期間應用非甾體抗炎藥控制疼痛等癥狀。出現內臟并發癥時進行相關治療。 預后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后關節無變形遺留。類風濕關節炎晚期會出現關節畸形。 如果有類風濕疾病家族史、關節出現晨僵、疼痛、腫脹6周以上,尤其是中老年人,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別輕易當作普通關節炎而耽誤治療。
2024-10-16 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