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建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自身抗體及X線改變。目前醫生按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學會分類標準或2010年ACR/EULAR RA分類標準進行疾病的診斷。但以單關節炎為首發癥狀的某些不典型、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常被誤診或漏診。對這些患者,除了血、尿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類風濕因子、抗CCP抗體等檢查外,還可做核磁共振顯象(MRI),以求早期診斷。對可疑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要定期復查、密切隨訪。 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學會): 晨僵:關節及其周圍僵硬感至少持續1小時(病程≥6周)。 3個或3個區域以上關節部位的關節炎:醫生觀察到下列14個區域(左側或右側的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膝、踝及跖趾關節)中累及3個,且同時軟組織腫脹或積液(不是單純骨隆起) (病程≥6周)。 手關節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炎中,至少有一個關節腫脹 (病程≥6周)。 對稱性關節炎:兩側關節同時受累(雙側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跖趾關節受累時,不一定絕對對稱) (病程≥6周)。 類風濕結節:醫生觀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關節周圍有皮下結節。 類風濕因子陽性:任何檢測方法證明血清類風濕因子含量異常,而該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陽性率小于5%。 放射學改變: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片上有典型的類風濕關節炎放射學改變:必須包括骨質侵蝕或受累關節及其鄰近部位有明確的骨質脫鈣。 以上7條滿足4條或4條以上并排除其他關節炎即可診斷類風濕關節炎。 2010年ACR/EULAR RA分類標準: 至少有一個關節明確表現為滑膜炎(腫脹):這個分類標準旨在對新發的關節炎患者進行分類。不僅如此,具有侵蝕性關節的患者如果既往滿足2010年分類標準也應診斷為RA。對于病程較長的患者,包括那些病情穩定的患者(經或未經治療),回顧既往數據如果滿足2010年分類標準的患者仍應診斷為RA。 滑膜炎無法用其他疾病解釋:不同患者表現不同,鑒別診斷也不盡相同,但均應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關節炎以及痛風等疾病。如果不清楚與哪些相關疾病進行鑒別,請咨詢一名經驗豐富的風濕科醫生。 RA分類標準(評分系統:將各變量得分相加,≥6/10分可以診斷RA):盡管評分小于6/10分的患者不能確診RA,在日后的隨訪中仍應對其重新評價,因其有可能隨著疾病的進展而符合分類標準。 關節受累:關節受累是指查體中發現任一腫脹或壓痛的關節,并經影像學證實有滑膜炎,其中不包括遠端指間關節、第一腕掌關節和第一跖趾關節。根據關節受累部位及數量進行亞變量的分類,將其作為權重最大程度地分類。即:1個大關節受累得0分,2-10個大關節受累得1分,1-3個小關節(伴或不伴大關節受累)受累得2分,4-10個小關節(伴或不伴大關節受累)受累得3分,>10個關節(至少一個小關節受累)受累得5分。 其中“大關節”指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小關節”指近端指間關節、MCP關節、第二到第五MTP關節、拇指指間關節和腕關節。受累關節中至少有一個是小關節;其他受累關節還包括大關節和一些未列舉出來的小關節(例如顳下頜關節、肩鎖關節和胸鎖關節等)的任一組合。 血清學(確診至少需要一條):定義實驗室測量值低于或等于國際單位(international unit,IU)的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為陰性;低滴度陽性定義為高于但不超過3倍ULN;高滴度陽性定義為超過3倍ULN。當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檢測方法為定性檢測時(只有陰性和陽性),將陽性結果定義為RF低滴度陽性。RF和抗瓜氨酸蛋白抗體(ACPA)均為陰性得0分,RF和/或ACPA低滴度陽性得2分,RF和/或ACPA高滴度陽性得3分。 急性時相反應物(確診至少需要一條): 結果根據當地實驗室標準進行判斷。C反應蛋白(CRP)和紅細胞沉降率(ESR)均正常得0分,CRP或ESR異常得1分。 癥狀持續時間:癥狀持續時間是指患者自述的關節受累持續時間(例如關節疼痛、腫脹和壓痛),并在查體中證實其關節受累,與治療狀態無關。小于6周得0分,大于或等于6周得1分。
2016-03-19 04: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主要通過檢測RF、抗CCP抗體、抗核抗體指標確定,如果RF、抗CCP抗體、抗核抗體陽性,X線檢查可見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面受損等,則可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2016-03-19 1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