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懷孕需注意多方面,包括病情監測、藥物調整、生活方式、營養補充、預防感染等。 1.病情監測:定期復查類風濕因子、血沉、C 反應蛋白等指標,評估病情變化。 2.藥物調整: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在孕早期和中期應避免使用;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免疫抑制劑在備孕前就應停用;羥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相對較安全,但仍需醫生評估。 3.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和關節受寒。 4.營養補充: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5.預防感染: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感染源。 總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懷孕需要格外謹慎,密切與醫生溝通,根據自身病情和孕期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治療和護理方案,以確保母嬰安全。
2024-10-17 12: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建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目前資料表明,類風濕關節炎本身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約70%的類風濕關節炎婦女在妊娠期間病情可以改善,大部分在妊娠3個月病情緩解。盡管如此,妊娠期間病情仍會出現波動,而且大部分妊娠期間病情穩定的病人,多在分娩后復發。因此,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妊娠時的關鍵是如何用藥的問題。 孕婦禁用的抗風濕藥物: 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最常用、有效和經濟的藥物。但大劑量甲氨蝶呤會有墮胎作用,所以,懷孕時肯定不能吃該藥。不僅如此,因甲氨蝶呤在肝臟的聚積時間長達116天,故懷孕前至少4個月就該開始停藥,留足時間讓其排出體外。停藥后,要補充葉酸直至妊娠結束。 來氟米特:動物實驗證實,該藥有胚胎毒性,而且,它又是一個“長情”藥,活性代謝產物需經長達兩年時間才能從體內清除。因此,懷孕前光停藥還不夠,需積極排出體內的代謝產物,如吃考來烯胺(消膽胺)以促排泄。 抗TNF生物制劑:近年,英夫利昔單抗在我國的應用逐漸增多。由于不清楚這類藥是否對胎兒有長期影響,所以,一旦確定懷孕,就應立即停用。 利妥昔單抗:計劃妊娠前一年應停用。 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雙氯芬酸、布洛芬、萘普生等。孕婦應慎用。在懷孕的頭32周,若必須使用,優先選半衰期短的藥物(如洛索洛芬鈉)。 雙膦酸鹽類藥物:由于類風關本身及治療所使用的激素均可導致骨質疏松,所以,醫生可能給病人開這類藥用于預防,如阿侖磷酸鹽。一旦懷孕,應停用。 孕婦和準備懷孕的女性患者可以用的藥: 柳氮磺吡啶:新近研究表明,柳氮磺吡啶不增加胎兒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因而在孕期服用是安全的;但需補充葉酸。 羥氯喹:磷酸氯喹和羥氯喹對胎兒是安全的。但由于羥氯喹用于孕期的臨床經驗多于磷酸氯喹,且前者在體內的濃度低于后者,故孕期服用羥氯喹比磷酸氯喹好。 糖皮質激素:類固醇廣泛用于妊娠期病人的治療。短效劑型氫化可的松、潑尼松和甲強龍盡管可透過胎盤屏障,但還是安全的。不過,在懷孕的頭3個月,應使用最小劑量。
2024-10-18 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