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類風濕因子是一種存在于血清中的自身抗體,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有重要意義,還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其產生受遺傳、免疫、感染等多種因素影響。 1. 定義:類風濕因子是一種以變性 IgG 的Fc片段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 2. 產生機制:遺傳因素可能導致個體易產生類風濕因子;免疫紊亂使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組織,誘導其生成;某些細菌、病毒感染也可刺激機體產生類風濕因子。 3. 臨床意義: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類風濕因子陽性率較高,但并非所有患者均陽性。陽性也不意味著一定患病。 4. 與疾病關系:除類風濕關節炎外,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患者也可能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 5. 檢測方法: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乳膠凝集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總之,類風濕因子是診斷和評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指標之一,但需結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2024-10-10 20: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建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類風濕因子是體內產生的以變性IgG(一種抗體)為抗原的一種抗體,故又稱抗抗體。常見的類風濕因子有I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由于IgM型類風濕因子是類風濕因子的主要類型,而且具有高凝集的特點,易于沉淀,故臨床上主要測定IgM型類風濕因子,目前測定方法主要為乳膠凝集法和比濁法。
2024-10-11 08:4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