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主要由于關節軟骨磨損、骨質增生等引起。治療骨關節炎不應輕信偏方。服藥時需注意藥物副作用,手術并非是必然選擇。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偏方不可信:多數偏方缺乏科學依據和臨床驗證,可能延誤病情甚至加重癥狀。 2. 服藥注意事項:如服用塞來昔布,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服用氨基葡萄糖,部分人會有過敏反應;服用雙氯芬酸鈉,要關注心血管風險。用藥需遵醫囑,避免自行增減藥量。 3. 手術選擇:病情嚴重,如關節嚴重畸形、功能喪失時考慮手術。常見手術有關節置換術、關節清理術等。 4. 物理治療:包括熱敷、按摩、針灸等,可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 5. 生活方式調整:減輕體重,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鍛煉增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 總之,骨關節炎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關節保護。
2024-10-21 19: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天旺 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誤區1:盲目服中藥和外敷中藥藥膏。當關節出現僵硬或者畸形,甚至功能障礙時,中醫多會用蜈蚣、全蝎、水蛭等以毒攻毒來止痛,但這些藥物并非沒有毒副作用,患者如果盲目服用中藥,可能會損傷肝腎等器官。另外,外敷中藥貼劑也應注意防止局部皮膚過敏,骨關節炎部位的皮膚受損也會增加關節感染的機會。 誤區2:盲目服用“軟化骨刺”藥物。在關節軟骨破壞之后,會逐漸出現關節軟骨的磨損,在這個過程中,在關節邊緣會形成骨贅,在X光片上就能看到突出的部分——骨刺,通常稱之為“骨質增生”。患者通常認為因為這根“骨刺”關節才會疼痛,所以想各種辦法要去除這個骨刺,但是骨刺的成分其實就是骨頭,如果一種藥物能軟化骨刺,那么也一定能同時軟化其它正常的骨頭。所以,當骨刺壓迫神經,導致關節腫痛時,只有手術去除增生的骨刺才能解決疼痛。 誤區3:長期忽略藥物的副作用。早中期的骨關節炎患者,為了減輕疼痛,多數采用藥物治療,比如非甾體類抗炎藥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大量使用止痛藥會引起肝腎損傷。而非甾體類抗炎藥中的阿司匹林、水楊酸、保泰松、吲哚美酮等對關節軟骨的細胞合成有抑制作用,不利于骨關節炎的康復。 誤區4:忽視其他相關治療。由于目前醫學上還沒有能力使骨關節炎的病情逆轉,受損的關節軟骨如果不保護就會不斷磨損,直至完全剝落。因此,絕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進行長期治療,其目的就是要緩解癥狀,改善關節功能,并延緩病程。得了骨性關節炎,很多患者只重視藥物的對癥治療,痛了就吃藥,而忽視了其他相關治療,如物理治療、運動療法等。適當的運動如游泳、散步、騎車等可以鍛煉肌肉,延緩和減慢骨關節炎的進程。 誤區5:拒絕接受手術治療。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能使骨關節炎的病程逆轉,藥物只能減輕癥狀,病情發展到中晚期,軟骨受到嚴重破壞,大面積脫落的時候,患者的關節就失去功能,需要進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很多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都不太接受手術治療,一是擔心成功率,擔心手術后的效果及恢復;二是覺得人工關節比不上自己的關節;三就是手術的費用高。基于以上原因,不少患者錯過了手術最佳時機,影響手術效果。其實,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國內已是一種很成熟的治療方法,它能使只能依賴拐杖的患者像正常人一樣行走,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22 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