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病與激素水平、遺傳、干細胞等因素有關。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孕激素拮抗劑、雄激素類藥物等。 1.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這類藥物能抑制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縮小。 2. 孕激素拮抗劑:米非司酮是常見的孕激素拮抗劑,可通過拮抗孕激素作用,抑制肌瘤生長。 3. 雄激素類藥物:甲基睪丸素能對抗雌激素,使子宮內膜萎縮,減少出血。 4. 其他藥物:某些中藥如桂枝茯苓膠囊,也可能對子宮肌瘤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5. 用藥注意:使用藥物治療子宮肌瘤時,需定期復查,觀察肌瘤的變化。同時,藥物治療可能存在副作用,如潮熱、多汗等。 總之,藥物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因人而異,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如果肌瘤較大、癥狀明顯或藥物治療無效,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4-10-17 12: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產科
-
子宮肌瘤的藥物治療主要采用激素,包括雄激素(如丙酸睪酮)、拮抗孕激素藥物(如米非司酮)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如亮丙瑞林)。子宮肌瘤是性激素依賴性腫瘤,因此,激素治療主要通過對抗女性體內的雌激素作用,來達到抑制或縮小子宮肌瘤的目的。采用激素治療,最大的顧慮就是不良反應較多。例如:雄激素會導致多毛、男性化、提早絕經;使用GnRHA可出現圍絕經期綜合征癥狀,如潮熱、出汗、陰道干澀;米非司酮可導致惡心、嘔吐、頭痛、腹痛、腹瀉,而且患有心、肝、腎方面疾病的病人,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青光眼、哮喘及對前列腺類藥物過敏的女性,不能使用。因此,激素類藥均不宜長期服用,一般3個月左右為一療程。復查B超后,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繼續治療或停藥期待,或采用其他療法。 中醫認為,女性的子宮之所以長肌瘤,主要是因為正氣不足,風寒濕熱之邪內侵,或七情、房事、飲食內傷,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機阻滯;淤血、痰飲、濕濁等凝結不散,停聚于小腹,日積月累,便逐漸形成了子宮肌瘤。由于中藥煎煮比較麻煩,可選用一些中成藥治療,如桂枝茯苓膠囊、宮瘤清、大黃蟄蟲丸。這些藥口服治療,對控制肌瘤生長及改善癥狀有一定療效,且不良反應小,可在醫生指導下長期服用。由于中藥治療主要著力于調理女性體質,不良反應較輕,不影響月經,可長期服用,所以易被病人接受。
2024-10-18 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