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糖尿病人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及運動量很重要,包括選擇合適運動項目、控制運動時間、注意運動頻率、做好運動前準備及運動后調整等。 1.選擇合適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這些運動強度適中,能有效控制血糖。 2.控制運動時間:每次 30 分鐘左右,避免過長或過短,以免影響效果或造成身體疲勞。 3.注意運動頻率:每周至少 3 - 5 次,保持一定的運動規律。 4.做好運動前準備:測量血糖,確保血糖在合理范圍,穿著舒適的運動裝備。 5.運動后調整:及時補充水分和能量,監測血糖變化。 總之,糖尿病人通過科學合理地選擇運動項目、控制運動時間和頻率,并做好運動前后的準備和調整,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09 18: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丁鶴林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內科
-
首先,應長期堅持有規律的低、中強度運動,避免高強度運動。低、中強度的運動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有氧運動。所謂有氧運動,是指患者運動時組織器官不會產生明顯缺氧。過量運動或高強度運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通常通過計算運動中心率(或脈搏)可粗略地估計是否有氧運動。如果運動時的心率(或脈搏)在(170減年齡)以下,那么則為有氧運動。如果您的年齡為60歲,那么運動時的心率(或脈搏)應在110(170減60)以下。 其次,運動量及方法還應根據不同情況來定,年齡大、體質較差、有高血壓及心臟病等情況者,應做運動量較小的運動,可散步、做打掃衛生等家務活、上下樓梯、逛商場、老年迪斯科等;而較年輕、無高血壓及心臟病、體質較好者可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一些體育活動。最重要的是要根據運動中、后的感受來判斷。一般來說,運動至輕微出汗,輕微肌肉酸痛,無明顯疲勞感,休息后即可恢復體力,次日仍精力充沛、有運動欲望,此時運動較為適量;如果出大汗、胸悶、氣喘、不思飲食、有明顯疲勞感,休息15分鐘后心率(或脈搏)仍然不恢復,次日周身乏力、酸痛,此時運動為過量,應及時調整。當然監測運動中的脈搏可能是最簡單、最好的辦法。 最后,做運動還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1.一人外出運動時最好攜帶糖尿病卡。2.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時運動會升高血糖,此時只能做很低強度的運動;而血糖控制良好時運動又容易引起低血糖。2型糖尿病在血糖控制正常時,運動后(特別是運動量大時)也容易引起低血糖。所以,有條件者最好運動前檢測血糖,如血糖小于6.0毫摩爾/升時,可少量進食后再做運動。如不能檢測血糖,應準備一些食物或糖果以防治低血糖。臨床曾有一些運動后發生低血糖的患者。3.最好在餐后1~2小時做運動,尤其早餐后更佳,每次可運動30~60分鐘。如果每次運動休息后很快可恢復精力,每天可早、晚做兩次。4.運動量、時間等應有規律。5.另外,應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長期堅持。
2024-10-10 0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