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陸正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在60歲以后發病。在發病起初,患者的動作緩慢笨拙,手腳或身體的其他部位顫抖,身體失去了柔軟性,變得僵硬,面部無表情。 由于此病在不知不覺中出現,起病和發展都很緩慢。因此,早期不被人注意。 大多帕金森病患者會伴發緊張、擔心、坐臥不安、失眠等所謂的“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這些癥狀使得原本活動不靈活的帕金森患者更痛苦不堪。 另外,部分患帕金森的青少年有帕金森家族遺傳背景,因此,建議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其直系親屬可以做基因測定,以早期加以預防。當然,這部分高危人群也應盡量避免和重金屬、除草劑等物質接觸,避免從事家裝、電鍍等行業。 帕金森病常常被誤診為腦萎縮、腦血栓、頸椎病、癡呆、抑郁癥等五花八門的疾病,這除了說明一些非專科醫生對此病認識不足外,也反映了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實在是太復雜。 由于帕金森病與帕金森綜合征、進行性頜上麻痹、原發性震顫等相混淆,但其治療方法卻往往不同,因此,專家強調,有顫、硬、慢等運動障礙,不建議去社區醫院就診,最好到大醫院神經專科就診,提高帕金森病的早期識別及診斷正確率。
2016-01-28 10: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帕金森表現癥狀:首發癥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帕金森患者還會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睡眠障礙、認知障礙等非運動癥狀。疲勞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非運動癥狀。帕金森多情況下人們會把“帕金森”誤診為“抑郁癥”來進行治療,兩者是也區分的。如有不適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2016-01-28 1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