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高血壓患者注意減輕腎臟負擔,主要是因為高血壓會對腎臟造成損害,長期高血壓可導致腎小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增加腎臟疾病風險。同時,減輕腎臟負擔有助于控制血壓,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 1.血壓影響:長期高血壓使腎小球內壓力升高,造成腎小球損害,影響腎臟濾過功能。 2.血管損傷:高血壓可引起腎小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腎臟缺血缺氧,影響其正常功能。 3.代謝紊亂:高血壓會影響腎臟的代謝調節,導致水鈉潴留,加重腎臟負擔。 4.蛋白尿產生:腎臟受損后,蛋白易漏出形成蛋白尿,進一步損害腎臟。 5.并發癥風險:腎臟負擔過重易引發腎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威脅生命健康。 總之,高血壓患者減輕腎臟負擔至關重要,患者應積極控制血壓,改善生活方式,定期檢查腎功能,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腎臟問題。
2024-11-24 13: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豐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心血管科
-
高血壓引起的腎病,不僅起病隱匿,且病情無法逆轉,最終可能導致腎衰竭。腎臟是身體內血壓最高的部位,也是血壓增高時最容易受傷的臟器,當患上高血壓,常常會導致腎小球動脈硬化,使得腎臟不能從血液中正常地過濾掉廢物。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不理想,一般10年左右就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發展為慢性腎炎,甚至腎衰。在早期,腎損傷并不明顯,沒有什么癥狀,等到出現明顯的癥狀時,比如小便泡沫多、水腫等可能已經進入中晚期了。因此,血壓控制達標,能減少病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還能減少患腎臟病的風險。一旦發現高血壓,要積極治療,并且不要忘了檢查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及早發現觀察腎臟情況。 事實上70%高血壓的發生和腎臟有關。腎臟產生的血管緊張素與高血壓密切相關。龍海波認為,初次發現高血壓時,必須做全面的檢查,確診有無腎臟病,尤其是40歲以下的,伴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癥等,有水腫、尿液泡沫多、夜尿多和腰酸等癥狀的患者更是要提高警惕。 當患有高血壓又患有腎病時,血壓控制的目標值則要求更高,應把血壓控制在130/70毫米汞柱以內。同時,降壓藥的選擇和使用必須慎重。 降壓藥有六大類,其中有兩類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這兩類藥都是作用于腎血管。因此當高血壓患者同時患有腎病時,使用這兩類藥物時要謹慎。 無論是高血壓還是腎臟病,在飲食上都要求清淡,尤其是少鹽。引起血壓升高的主要成分是鹽中的鈉離子。人體每天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體內鈉、水潴留,使循環血量增加,從而引起血壓升高。 攝入了過多的鹽和水,超過了他們的腎臟可處理的范圍,最終會損害腎臟功能,導致慢性腎臟疾病。一份健康的飲食,每人一天的攝鹽量應限制在5克/天,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血壓和對腎臟的危害。
2024-11-25 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