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夾層動脈瘤的病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遺傳性結締組織病、主動脈中層囊性壞死、創傷等。預防需從多方面入手,包括控制基礎病、改善生活方式等。 1.高血壓:長期血壓控制不佳,會增加主動脈壁的壓力,導致內膜撕裂,形成夾層動脈瘤。 2.動脈粥樣硬化:脂質在動脈壁沉積,使動脈壁彈性降低,容易發生夾層。 3.遺傳性結締組織病:如馬凡綜合征,患者的結締組織脆弱,易引發主動脈病變。 4.主動脈中層囊性壞死:主動脈中層組織的病變,削弱了主動脈壁的結構。 5.創傷:胸部外傷、醫源性損傷等,可能直接損傷主動脈壁。 總之,預防夾層動脈瘤需要綜合管理。定期體檢,監測血壓、血脂等指標。若有相關基礎疾病,務必積極治療,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
2024-10-22 16: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同果 主任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夾層動脈瘤的病因很復雜,常見的有高血壓、動脈硬化、馬凡氏綜合征等,其中,以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最為重要,它們是絕大多數中老年患者的發病原因。 在人體疲勞、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熬夜的時候,則會讓主動脈內壓升高,血腫越來越大。當血管耐受不了“高壓”時,就會在瞬間破裂,造成大出血。可以說,高血壓在大多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發病中起著最直接的推動作用。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最兇險的疾病之一,患者的死亡率相當高。約有50%的患者在發病的急性期,即血管破裂后死亡,搶救成功的機會很小,幾分鐘就可能死于失血性休克。迄今為止,尚無治療夾層動脈瘤的有效藥物,手術是預防夾層動脈瘤破裂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此手術又是一個大手術,風險高。因此,對此病要以預防為主,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不抽煙、少喝酒、少吃油膩食物,多吃青菜、水果。 2.適量運動。 3.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4.出現突發性胸痛現象的病人要立即到醫院就醫。 5.高危人群如高血壓患者應積極合理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要控制血脂和血壓。 患有夾層主動脈瘤的患者在“炸彈”還沒有爆炸之前,從外表看起來跟正常人一樣。日常生活中預防高血壓,加強早期發現才是最好的辦法。 (1) 勤查血壓。有高血壓病史的人,應在辦公室或家里常備血壓計,經常測測血壓,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遇到血壓異常時,應及時就醫。 (2) 發生胸痛切勿忽視。胸痛未必就是心臟病發作,也有可能就是“夾層動脈瘤”。所以,平時體檢的時候,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在做完心電圖檢查之后,再做CT檢查一下主動脈的情況,以防漏診。 (3) 核磁共振是目前快速診斷夾層動脈瘤的重要檢查手段。
2024-10-22 21:5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