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傷食瀉是常見的小兒消化系統問題,多因飲食不當所致。中醫治療方法包括推拿按摩、中藥調理、穴位敷貼等,食療也能發揮一定作用。常見的食療方法有焦三仙湯、山藥粥等。 1.推拿按摩:通過按摩寶寶的腹部、足三里等穴位,促進胃腸蠕動,緩解腹瀉癥狀。 2.中藥調理:可選用保和丸、小兒化食丸等,幫助消化,調理腸胃。 3.穴位敷貼:將中藥敷貼于神闕穴等穴位,起到溫中散寒、止瀉的作用。 4.食療方法:焦三仙湯能消食化積;山藥粥健脾益胃,適合傷食瀉的寶寶。 5.生活調理:控制飲食,避免食用油膩、生冷食物,保證充足休息。 中醫治療寶寶傷食瀉方法多樣,綜合運用效果較好。但家長需密切觀察寶寶癥狀,若病情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4-10-23 12: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婉兒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消化科
-
中醫應對: 1、正確喂養 ,添加輔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 2、服用助消化藥物 ,這類腹瀉可以服用促進消化的藥物,如媽咪愛、乳酸菌素片、嬰兒健脾散等。 3、采取中醫食療法 【山藥粥】 取山藥100克洗凈切薄片,小米100克洗凈后加水適量,煮開后以文火慢煮至成稀粥,分次喂寶寶。 【高粱香米糊】 高粱性溫,有健脾益胃止瀉的作用。小兒脾虛泄瀉時,取高粱適量入鍋炒黃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3克加兒童蜂蜜適量調服。可調節增強消化功能,并起到健脾止瀉的作用。 【薏米蓮子粥】 當寶寶腹瀉減輕時不要急于恢復以前的食物,可用大米50克、薏米50克、蓮子10枚煮粥給寶寶吃。
2024-10-23 2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