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胃炎的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藥物刺激、自身免疫問題、精神心理因素等。 1.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門螺桿菌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炎癥反應。 2.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過度飲酒、偏好辛辣刺激或生冷食物等,都可能損傷胃黏膜。 3.藥物刺激: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4.自身免疫問題:自身抗體攻擊胃黏膜細胞,導致胃黏膜損傷。 5.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過大,會影響胃部神經功能和內分泌,進而引發慢性胃炎。 總之,慢性胃炎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避免接觸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果出現胃部不適,應及時就醫,進行規范的診斷和治療。
2024-10-17 17: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宇金 副主任中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科(消化內科)
-
提起慢性胃炎,人們一般會認為那只是一種成年人的疾病。其實,慢性胃炎亦見于兒童,尤以3到6歲的學齡前兒童較多見。 1、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不吃早餐、偏食挑食、愛吃零食、冷飲過多等不良飲食習慣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使胃黏膜水腫和糜爛,或者過量的冷飲使胃部血管收縮和黏膜層變薄,再加上孩子的內臟器官很嬌嫩,就更容易使胃受到傷害,進而發展成慢性胃炎。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飲食習慣很重要。孩子吃飯要定時定量,食物宜軟宜消化,注意營養搭配,不吃過多的冷飲。 2、幽門螺桿菌感染: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顯示慢性胃炎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關系極為密切。幽門螺桿菌是一種主要寄居在人體胃部的螺旋狀桿菌,可通過家庭成員密切接觸互相傳染。如果父母得了慢性胃炎,其子女的感染機會就會增大。所以預防其感染的重點是把好“入口”關。不要口嚼食物喂孩子,即使是自家人也要分餐具,餐具要定時消毒。還要讓孩子勤刷牙,以便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門螺桿菌。 3、精神緊張:心理因素導致的胃炎在上幼兒園和上小學的孩子中最常見,患兒會經常在上學前發病,休息時癥狀輕,在臨近考試的時候癥狀加重。因此不要給孩子過多壓,注意孩子的休息,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2024-10-18 0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