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口瘡久治不愈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營養缺乏、局部刺激等。一般來說,復發性口瘡癌變的幾率較低,但仍需關注。 1.免疫因素:機體免疫功能異常時,易引發口瘡且難以痊愈。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組織,包括口腔黏膜。 2.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天生就容易患上口瘡,且病情可能較為頑固。 3.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等不良情緒,會影響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增加口瘡發作和難以治愈的風險。 4.營養缺乏:缺乏維生素 B12、鋅、鐵等營養素,會使口腔黏膜修復能力下降,導致口瘡反復不愈。 5.局部刺激:不合適的假牙、銳利的牙尖等長期刺激口腔黏膜,也會造成口瘡難以愈合。 總之,對于久治不愈的口瘡,應積極尋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保持心情舒暢,及時處理口腔問題。若口瘡長期不愈或癥狀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
2024-10-17 19: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補領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口腔科
-
久治不愈的口瘡醫學上稱為復發性口瘡。病因尚不很清楚,一般認為與內分泌障礙、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病毒感染、變態反應或局部刺激有關,近來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常與失眠、便秘、精神緊張、疲勞、月經等伴發。復發性口瘡好發于唇、頰、舌尖、舌邊緣的黏膜,潰瘍大小約2~4毫米,表面覆以灰黃色假膜,伴劇痛而影響進食,病程7~10天,自愈后不留疤痕,但可復發。有的病例潰瘍可大至1~2厘米,狀似“彈坑”,病程長者可達數月之久,愈后留下疤痕,稱為腺周口瘡或巨口瘡。復發性口瘡不會癌變,但應注意發生在軟腭復合體(軟腭、咽腭弓、磨牙后墊舌側)危險區的巨口瘡,這種重型的口瘡,愈合緩慢,長者可達3~4個月,有惡變的可能性。
2024-10-17 2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