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疝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通常不能依靠偏方治療。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偏方缺乏科學依據,無法保證療效和安全性;疝氣的發病機制復雜,需要專業診斷和治療;偏方可能延誤病情,導致并發癥;正規治療方法多樣且有效;使用偏方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1. 缺乏科學依據:偏方大多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和科學驗證,其成分和作用機制不明確,無法確切知道是否能治療疝氣,甚至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 2. 發病機制復雜:疝氣是由于腹壁薄弱、腹內壓增高等多種因素導致的,需要通過詳細的檢查明確病情,如超聲、CT 等,偏方難以針對這些復雜的病因進行有效治療。 3. 延誤病情:依賴偏方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疝氣可能會加重,出現嵌頓、絞窄等嚴重并發癥,增加治療難度和風險。 4. 正規治療多樣有效:目前疝氣的正規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如使用疝氣帶)和手術治療(如疝修補術),這些方法經過長期實踐證明是安全有效的。 5. 存在風險:部分偏方可能含有未知成分或不衛生的物質,使用后可能引起過敏、感染等不良反應。 總之,疝氣患者應避免使用偏方,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接受專業醫生的診斷和治療,以確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
2024-10-14 12: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聞英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很多人得了疝氣不是去醫院進行有效的治療,而是輕信民間偏方,讓原本輕度的疝氣變得更嚴重,甚至威脅生命安全。60歲的李伯就是其中一個?! ?0歲的李伯洗澡時突然發現自己的腹股溝區域的鼓包又變大了。在三年前,李伯就發現了腫塊,但那時比較小并沒有太在意,隨著腫塊的變大,李伯開始求助醫生,吃了半年的中藥卻始終沒有任何改變。在他人的建議下,又買了疝氣帶,癥狀雖有緩清,卻影響了活動,再沒抱起3歲的孫子,而且腫塊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變大了。后來飽受痛苦的李伯接受了聞英教授的治療。聞英教授發現李伯左側是腹股溝疝,而且是直疝和斜疝并發的馬鞍疝,腫塊已經有拳頭大小了,在完善的檢查后,建議實施腹膜前間隙技術進行治療。李伯進行手術的第二天就可以下地,第三天就出院了。
2024-10-14 1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