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尿路感染復發且尿量少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未徹底治愈、個人衛生習慣不佳、尿路結構異常、免疫力低下、基礎疾病影響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7-09-22 11:45
1. 感染未徹底治愈:如果之前的尿路感染治療不規范或療程不足,病原體可能未被完全清除,從而導致復發。此時需要重新評估病原體,選擇敏感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磺胺嘧啶等進行治療,且治療應足療程。
2. 個人衛生習慣不佳:不注意尿道口清潔,會增加細菌入侵的機會。應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勤換內褲,保持局部干燥清潔。
3. 尿路結構異常:如尿路結石、前列腺增生、輸尿管狹窄等,可導致尿液排出不暢,細菌容易滋生。這種情況可能需要手術或其他相應的治療來糾正結構異常。
4. 免疫力低下:長期勞累、營養不良、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都可能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難以抵御病原體侵襲。需要調整生活方式,加強營養,積極治療基礎病。
5. 基礎疾病影響: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可能累及泌尿系統,引發反復感染。治療重點在于控制原發病。
總之,出現尿路感染復發且尿量少的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尿路感染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