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手腳癱瘓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神經損傷、肌肉疾病、腦部病變、脊髓損傷、代謝紊亂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7-09-03 13:36
1.神經損傷:如腦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損傷腦部神經,導致對肢體的控制失常;周圍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傷,影響手腳的運動功能。
2.肌肉疾病:重癥肌無力患者,肌肉無力癥狀加重時可出現手腳癱瘓;多發性肌炎會導致肌肉炎癥和損傷,影響手腳活動。
3.腦部病變:腦瘤壓迫神經,可能造成手腳癱瘓;腦部感染性疾病,如腦炎,損害神經功能。
4.脊髓損傷:外傷導致的脊髓骨折、脫位等,可引起相應節段以下的手腳癱瘓。
5.代謝紊亂:低鉀血癥、低鈣血癥等電解質紊亂,會影響肌肉的興奮性,導致手腳無力甚至癱瘓。
總之,手腳癱瘓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進行全面的檢查,如頭顱 CT、脊髓磁共振成像、神經電生理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等,同時要注意預防并發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