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成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子宮下垂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妊娠分娩、年齡增長、長期腹壓增加、營養不良、先天盆底組織發育不良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7-10-15 18:46
1. 發病原理:妊娠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和筋膜過度拉伸,導致支持力量減弱;年齡增長使盆底組織萎縮;長期腹壓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會壓迫盆底;營養不良影響組織修復;先天盆底組織發育不良則是先天因素。
2. 癥狀表現:輕者可能無明顯癥狀,重者會感到下腹墜脹、腰骶部酸痛,還可能出現排尿排便異常。
3. 診斷方法:通過婦科檢查,觀察子宮脫垂的程度和相關癥狀進行診斷。
4. 藥物治療:除了黃芪顆粒,補中益氣丸、八珍益母丸、烏雞白鳳丸等也有一定幫助。但藥物治療效果因人而異,需遵醫囑。
5. 非藥物治療:包括盆底肌訓練,通過收縮和放松盆底肌肉來增強其力量;使用子宮托,支撐子宮在正常位置。
6. 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子宮下垂,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修復,如盆底重建術等。
子宮下垂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情況。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增加腹壓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