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熙 副主任醫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三級甲等
綜合科
-
發熱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炎癥、免疫反應等。在考慮使用藥物緩解之前,需要明確發熱的程度和原因。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7-10-16 15:47
1.發熱程度:輕度發熱一般體溫在37.3℃至38℃,中度發熱為38.1℃至39℃,高熱則在39.1℃以上。您需要先測量體溫,確定發熱程度。
2.艾暢作用:艾暢主要用于緩解兒童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癥狀,對發熱的緩解作用有限。
3.可能病因: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非感染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都可能導致發熱。
4.藥物選擇: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先嘗試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若體溫較高,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燒藥。
5.就醫建議:如果發熱持續時間較長、體溫過高或伴有其他嚴重癥狀,如呼吸困難、劇烈咳嗽等,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總之,對于發熱,不能單純依賴一種藥物,要綜合判斷病情,并在必要時尋求醫療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