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患者易便秘,主要與自主神經病變、代謝紊亂、腸道動力異常、藥物副作用及心理因素等有關。 1.自主神經病變:糖尿病可損害支配胃腸道的自主神經,導致胃腸道蠕動減緩,食物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引起便秘。 2.代謝紊亂:高血糖狀態會使體內代謝紊亂,影響腸道微環境,腸道菌群失衡,進而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引發便秘。 3.腸道動力異常:長期高血糖會影響平滑肌功能,使腸道收縮力減弱,導致糞便傳輸緩慢,形成便秘。 4.藥物副作用:某些降糖藥物,如格列齊特、二甲雙胍等,可能會影響腸道蠕動,引起便秘。 5.心理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因疾病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這些心理問題可能通過神經內分泌機制影響腸道功能,導致便秘。 總之,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原因較為復雜。患者應注意飲食調整、適量運動,若便秘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2024-09-17 18: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春玲 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內科
-
第一,高血糖下自主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糖尿病患者在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下,容易引發一系列植物自主神經病變,在消化系統上可表現為胃腸蠕動減慢、排空延緩、胃結腸反射消失,直腸-乙狀結腸傳輸時間明顯延長,從而引起便秘。 第二,飲食不合理:由于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控制存在有認識上的誤區,這不能吃、那也不敢吃,飲食量少或食物吃得過于精細,或者是為控制血糖而嚴格限制水果的攝入等,再加上有些老年糖友年齡大了,咀嚼功能也稍微減退,他們常會選擇一些缺乏膳食纖維的精細食物,這些都可使腸道反射性蠕動減弱而導致便秘。 第三,藥物的影響:有些糖友在出現便秘后,往往喜歡自己去購買通便藥,長期使用不當的刺激性瀉藥后,可對胃腸粘膜造成損害,使腸壁敏感性降低,排便反射受到抑制,從而出現反復便結,更加加重了便秘。 第四,負性精神的刺激:有些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了糖尿病后會出現焦慮、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再遇到便秘時,又更是變得煩躁不安,這些負性情緒可使肛管壓力升高,內括約肌反射活動增強及失弛緩,增加盆底肌群的緊張感,從而引起排便肌肉不協調運動而加重便秘。
2024-09-18 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