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險人群包括患有消化性潰瘍的人群、肝硬化患者、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者、急性胃黏膜病變者、胃部腫瘤患者等。 1.消化性潰瘍患者: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由于潰瘍面侵蝕血管,容易導致出血。 2.肝硬化人群:肝硬化會引起門靜脈高壓,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一旦破裂極易出血。 3.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者: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這類藥物可能損傷胃黏膜,增加出血風險。 4.急性胃黏膜病變者:如嚴重創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等應激狀態,或大量飲酒、藥物刺激等,可引起胃黏膜急性損傷出血。 5.胃部腫瘤患者:腫瘤組織生長迅速,血管豐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總之,以上人群要特別注意預防上消化道出血,定期體檢,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4-11-24 15: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樊力紅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有拉黑便、嘔血等。黑便指黑色或柏油樣的大便;嘔血時伴有惡心,血常呈暗紅或咖啡色,可混有食物。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時內發熱,多在38.5度以下,持續數日至一周不等。老年人、因心血管病而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長期服用止痛消炎藥物者、肝硬化及洗腎患者、幽門桿菌感染及有過潰瘍病史者,都是上消化道因天冷而出血的高危險群。這部分高危險群在秋季的時候更應該警惕是否有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
2024-11-25 0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