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池曉玲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肝病???/p>
-
肝膽濕熱指濕熱之邪蘊結肝膽的病證。多由外感濕熱之邪,或濕邪內生,郁久化熱,或嗜食肥甘,釀生濕熱所致。癥見脅肋脹痛灼熱,腹脹厭食,口苦泛惡,小便短赤或黃,大便不調,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等,治宜清利肝膽濕熱。 由于感受濕熱之邪,或嗜酒,過食肥甘辛辣,釀生濕熱,或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生,蘊而化熱,阻遏肝膽而成。屬實證,臟腑同病,病位在肝、膽,往往涉及脾胃,主要臨床表現為脅助灼痛脹痛,或脅下有痞塊按之疼痛,目黃,小便黃,身黃,色鮮明如橘子色,發熱,口苦,納差,惡心嘔吐,腹脹,大便或閉或溏,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
2016-03-14 07: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肝膽濕熱的定義是指由于濕熱蘊結肝膽,疏泄功能失職所表現的證候。多由感受濕熱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膩,釀濕生熱,或脾胃失健,濕邪內生,郁而化熱所致。由于肝膽位于中焦,故在三焦辨證中屬中焦辨證范疇。濕熱之邪蘊結于肝、膽及其經脈所導致,臨床以脅肋脹痛、口苦泛惡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于脅痛、黃疸、帶下,以及西醫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陰道炎、宮頸炎、不育癥、結膜炎等病。
2016-03-15 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