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肝膽濕熱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多因感受濕熱之邪、飲食不節、脾胃虛弱等引起。治療肝膽濕熱的藥物有龍膽瀉肝丸、茵梔黃口服液、消炎利膽片等。 1.龍膽瀉肝丸:具有清肝膽、利濕熱的作用。適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等癥狀。 2.茵梔黃口服液: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常用于肝膽濕熱導致的黃疸,表現為身目發黃、小便黃赤等。 3.消炎利膽片:能清熱、祛濕、利膽。對于肝膽濕熱引起的口苦、脅痛等有一定療效。 4.雞骨草膠囊:具有疏肝利膽、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緩解肝膽濕熱引起的不適。 5.肝膽雙清口服液:可清熱利膽、調理氣血,適用于肝膽濕熱、氣血不調所致的相關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藥物治療肝膽濕熱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2024-10-23 11: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池曉玲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肝病專科
-
肝膽濕熱分為濕重于熱和熱重于濕證,由于肝膽位于中焦,故在三焦辨證中屬中焦辨證范疇,治療宜利濕清熱,清肝利膽。以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之品;對于濕重于熱者,佐以芳香化濁,方藥可以使用龍膽草、黃芩、金銀花、野菊花、梔子、茵陳、赤芍藥、生地黃、北柴胡、生甘草、車前子、生大黃。這些藥物可以中氣、調和諸藥,防苦寒之性傷胃耗氣,另外柴胡、生地、赤芍具有疏肝養血之功效,對于肝膽濕熱患者是有很好的療效。 對于濕重于熱的肝膽濕熱者,可以茵陳五苓散加減合以甘露消毒丹加減。常用的藥物包括:藿香,白蔻仁,陳皮芳香化濁,行氣悅脾;茵陳蒿,車前子,茯苓,薏苡仁,黃芩,連翹。
2024-10-23 1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