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精神分裂癥可在各個年齡段發病,但發病相對集中的年齡段有所不同,主要包括青春期后期至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等。發病受遺傳、環境、心理等多種因素影響。 1.青春期后期至成年早期:此階段大腦發育尚未完全成熟,面臨學業、社交等壓力,易誘發精神分裂癥。 2.中年期:工作、家庭壓力增大,長期累積的心理負擔可能導致發病。 3.老年期:身體機能下降,大腦出現退行性變化,加之可能存在的孤獨、疾病等因素,增加患病風險。 4.遺傳因素: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發病幾率相對較高。 5.環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環境,如長期處于貧困、混亂、遭受暴力等,易引發精神分裂癥。 6.心理因素:性格敏感、內向、孤僻者,在遭遇重大挫折時更易患病。 總之,精神分裂癥的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不同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病,但特定年齡段相對更易集中發病。對于有相關風險因素的人群,應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4-10-13 14: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賈福軍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
-
大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病年齡集中于16-35歲之間,其中20-25歲的青年占大多數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受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的激素已達到成人水平;生長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甲狀腺素、促性腺素等的分泌也達到了新的水平。其中,生長素直接作用于全身的組織細胞,促進機體生長;促腎上腺皮質素刺激腎上腺皮質活動,腎上腺皮質主生糖皮質類固醇和性激素。這些激素同時影響著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此外,這一年齡段的青少年開始踏入社會。與單純輕松的校園生活相比,社會生活更多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現實。突如其來的改變,以及過重的社會壓使這群剛入社會的青年無所適從。或許正是這些因素,使這一年齡段的青年成為精神分裂癥的高發人群。
2024-10-13 1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