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慢性淚囊炎的檢查項目包括淚道沖洗、淚囊造影、眼部檢查、病原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1.淚道沖洗:可判斷淚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 2.淚囊造影:能清晰顯示淚囊的大小、形態及阻塞部位。 3.眼部檢查:觀察眼部有無紅腫、分泌物等炎癥表現。 4.病原學檢查:明確感染的病原體類型,如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 5.影像學檢查:如 CT 或 MRI,有助于了解淚囊周圍組織的情況。 通過這些檢查,可以明確慢性淚囊炎的病情,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眼科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
2024-10-09 17: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曉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三級甲等
屈光與低視力科
-
確診慢性淚囊炎主要通過眼部檢查和淚囊造影檢查。如患者經常出現淚溢;內眥部經常有少量分泌物、該處皮膚可有濕疹,伴內眥部結膜、半月皺襞充血;擠壓淚囊部有分泌物自淚點溢出,可為漿液性、黏液性、黏液膿性或膿性;淚道沖洗不通,伴液體回流;淚囊部皮膚有時可呈青藍色,擠壓時有大量黏液,稱為淚囊黏液囊腫;淚囊造影可見鼻淚管有阻塞及淚囊的形態等情況,則可確診為慢性淚囊炎。
2024-10-09 23:48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