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老視的形成主要與年齡增長、眼部生理變化、用眼習慣、身體素質以及環境因素等有關。 1.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功能也逐漸減退,導致調節能力下降,從而出現老視。 2.眼部生理變化:晶狀體的形狀和密度改變,使其對光線的折射能力發生變化,影響聚焦。 3.用眼習慣:長期近距離用眼、過度用眼等不良習慣,會加速眼部調節能力的衰退。 4.身體素質: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可能影響眼部的血液循環和代謝,促使老視提前發生。 5.環境因素:長期處于強光或弱光環境中,也可能對眼睛的調節功能產生影響。 總之,老視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衛生,定期進行眼部檢查。一旦出現老視癥狀,應及時配鏡矯正,以保證良好的視力。
2024-10-17 13: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曉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三級甲等
屈光與低視力科
-
老視俗稱為“老花眼”,是指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產生了近距離閱讀或工作困難的情況。這是人體機能老化的一種現象。 一般上了年紀的人,眼球晶狀體會逐漸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調節能力也隨之減退,導致變焦能力降低,這時候看近物,影像投射在視網膜時無法完全聚焦,因此看近距離的物件就會變得模糊不清。 另外,以下因素也會導致老視較早出現:屈光不正、職業用眼方法(從事近距離精細工作者)、患者的身體素質(手臂較短的矮個子)、患者的地理位置(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藥物對患者的影響(胰島素、抗焦慮藥、抗憂郁藥等)。
2024-10-18 02:3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老視? 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減弱,睫狀肌的功能逐漸減低,從而引起眼的調節功能逐漸下降。大約在40~45歲開始,出現閱讀等近距離工作困難,這種由于這種由于自以年齡增長所致的生理性調節減弱稱為老視(presbyopia)。屬于中醫“能遠怯近癥”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