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斷指接上后功能是否受影響及有無后遺癥,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斷指損傷程度、手術時機、術后康復、有無感染以及患者自身身體狀況等。 1. 斷指損傷程度:若損傷嚴重,神經、血管、肌腱等受損廣泛,恢復難度大,可能影響功能。 2. 手術時機:越早進行手術,斷指存活和功能恢復的機會越大。延遲手術會增加組織壞死風險,影響恢復。 3. 術后康復:包括物理治療、功能鍛煉等。積極康復有助于恢復手指靈活性和力量,忽視康復則可能導致功能受限。 4. 有無感染:術后若發生感染,會影響傷口愈合和組織修復,進而影響功能。 5. 患者自身身體狀況: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和傷口愈合,增加后遺癥風險。 總之,斷指接上后的功能恢復和后遺癥情況因人而異。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以提高恢復效果。
2024-10-22 17: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宗海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特需醫療服務中心
-
斷指如果是切割傷引起的,手術后存活率是大大提高的,如果是擠壓傷引起的,存活率低,還有術后功能差,大部分都是會出現功能障礙的,嚴重的是功能喪失,單純保留了外觀,一般做完斷指再植術后需要進一步進行相應的功能性康復訓練,以減少后遺癥。主要的后遺癥就是功能障礙。所以手術后,康復訓練可這樣做:1、術后第5天起,指導患者主動運動患手腕關節、健指的指間關節與掌指關節,每日3h。2、術后第14天,患指在健指的配合下做提拿或挾持沙袋的練習,沙袋重量為50~100g,繼續主動運動患手各個正常關節,每日3h。3、術后第45天,拔除克氏針,48h后在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進行患指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的主、被動運動,被動運動速度以慢為宜,逐漸加大力量,當達到極限角度時,保持10~20min,然后緩慢減少外力,如此反復伸屈。被動運動幅度由小到大,每日或每周遞增。患指主動運動內容為掌指、指間關節各方向的活動以及以掌、對指、抓拳、釋拳等。輔助使用皮筋網板、螺絲與螺帽等工具訓練指力,每日6h。4、術后第90天,著重訓練患指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和精確性,如拍球、投球、接球、投環、用匙、用筷、寫字及梳頭等,并且訓練兩手協同操作的能力,如打結、解結、打字和彈琴等,每日4h。
2024-10-22 19:4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