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超低齡、超低體重早產兒的生存狀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器官發育不成熟、感染風險高、營養支持難度大、呼吸功能不完善、神經系統發育易受損等。 1. 器官發育不成熟:超低齡、超低體重早產兒的各個器官,如心肺、肝腎等,發育極不成熟,功能不完善,易導致多種并發癥。 2. 感染風險高:其免疫功能低下,極易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引發嚴重感染。 3. 營養支持難度大:消化吸收能力差,難以獲取足夠營養,影響生長發育和身體恢復。 4. 呼吸功能不完善:呼吸系統發育不良,可能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問題,需要特殊的呼吸支持。 5. 神經系統發育易受損: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可能會影響智力和運動功能的正常發展。 總體來說,超低齡、超低體重早產兒的生存面臨諸多挑戰,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通過精心的護理和治療,部分早產兒能夠逐漸恢復健康。
2024-11-24 16: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莊思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早產兒的出生胎齡越小、出生體重越低、死亡率越高。我國早產兒的發生率約為8%~10%,死亡率為12.7%~20.8%,而體重<750g、胎齡<26周的死亡率高達90%以上。國內大部分超低胎齡超低出生體重的極早產兒在出生后幾天內就死亡,少數存活者發生后遺癥的比例也很高。國際上也報道這類極小早產兒即使存活者,不少都有慢性肺部疾病、腦癱、失明、體格發育落后等后遺癥。本次0.55kg的超小早產兒能夠在我院搶救成功并完全康復出院,不但有賴于新生兒科完善的醫療診治技術和全體醫護人員的通力合作、精心護理,也基于患兒家長集體對醫護診治的充分信賴和鼓勵;是醫患通力合作、互相信任、共同維護寶寶健康成長的典范。
2024-11-25 0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