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兒腦性癱瘓是一組持續存在的中樞性運動和姿勢發育障礙、活動受限癥候群,常伴有感覺、知覺、認知、交流和行為障礙,以及癲癇和繼發性肌肉、骨骼問題。 1.病因: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膽紅素腦病等。 2.癥狀:運動障礙,如肢體僵硬、無力、不協調;姿勢異常,如頭后仰、角弓反張;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癇發作等。 3.診斷:通過體格檢查、神經系統檢查、頭顱影像學檢查(如頭顱 CT、磁共振成像)等綜合判斷。 4.治療:康復治療是關鍵,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藥物治療可選用巴氯芬、苯海索、肉毒毒素等緩解痙攣。 5.預防:加強孕期保健,預防早產、難產;做好新生兒護理,避免窒息等。 小兒腦性癱瘓對患兒的生活質量影響較大,但通過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提高患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2024-10-13 14: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常燕群 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醫學康復科
-
小兒腦性癱瘓(即腦癱),是指從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于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腦部損傷或發育缺陷所致的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腦癱患兒在運動、認知發育方面大都會較正常孩子落后,嚴重的會合并有癲癇、骨骼關節畸形等,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量,所以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重視。但如果能及時發現并給予早期干預治療,有些孩子的發育甚至可以接近正常小孩水平,像其他正常小孩學習、生活,考上大學的例子也不乏見到。
2024-10-13 2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