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糖尿病患者出現腎損傷的比例較高,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況、遺傳因素、合并高血壓、肥胖等。 1. 糖尿病病程:病程越長,發生腎損傷的風險越高。長期高血糖對腎臟微血管造成損害。 2. 血糖控制情況:血糖控制不佳,波動大,易導致腎損傷。 3. 遺傳因素:某些基因變異可能增加腎損傷的易感性。 4. 合并高血壓:高血壓會加重腎臟負擔,促進腎損傷。 5. 肥胖:肥胖可引起代謝紊亂,增加腎臟損害風險。 6. 生活方式:吸煙、酗酒、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有影響。 7. 藥物使用:部分降糖藥、抗生素等藥物可能有腎毒性。 總之,糖尿病患者應重視血糖控制,改善生活方式,定期檢查腎功能,以便早期發現和干預腎損傷。
2024-10-17 17: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順有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都有30%-40%的患者可出現腎臟損傷。尤其是1型糖尿病,常常在確診后5-10年的病程(常見的超過10年)會出現糖尿病腎病。而2型糖尿病中約5%的患者在剛確診時就已存在糖尿病的腎臟損害。
2024-10-18 0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