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麻醉醫生通常會通過患者的意識狀態、疼痛反應、肌肉松弛程度、生命體征以及反射情況等來判斷麻醉是否起效,包括意識是否消失、對疼痛刺激有無反應、肌肉是否松弛、血壓心率等是否穩定、反射是否減弱或消失等。 1.意識狀態:如果患者進入無意識狀態,表明麻醉已在一定程度上起效。例如,患者對呼喚、觸碰等刺激不再有反應。 2.疼痛反應:通過手術區域的刺激,觀察患者是否有疼痛表情、肢體躲避動作等。若患者對疼痛刺激無反應,說明麻醉效果較好。 3.肌肉松弛程度:良好的肌肉松弛能便于手術操作。醫生會評估患者的肌肉緊張度,如腹部肌肉是否松弛,以判斷麻醉效果。 4.生命體征:穩定的生命體征是麻醉起效的重要表現之一。包括正常的血壓、心率、呼吸頻率等。若生命體征出現較大波動,可能需要調整麻醉方案。 5.反射情況:例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減弱或消失,也能反映麻醉的效果。 總之,麻醉醫生會綜合以上多個方面來準確判斷麻醉的起效情況,以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患者的安全。
2024-10-22 17: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彭書崚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麻醉科
-
在麻醉的起效上,全身麻醉和區域麻醉有點不同。全身麻醉,我們基本上通過靜脈注射藥物以后,在30秒到1分鐘,患者就進入了睡眠狀態。 在全身麻醉的判斷上,我們是綜合指標性判斷的。一個是血液的動力性指標,也就是患者的血壓、心率,另外就是患者的導電,還有代謝方面的一些指標進行綜合判斷,是不是一個最佳狀態的麻醉。 在區域麻醉上面,我們主要是通過感覺和運動兩個方面進行判斷。感覺,我們一般用溫度法或者說是疼痛法的一個測試;運動,就是看看這個患者的肢體是不是能夠抬起來。
2024-10-23 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