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鳳斌 主任中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腹瀉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常見癥狀,其大便常呈糊狀或水樣便,常伴不同程度的粘液血便。輕者卜2次/日,重者可達20—30次/日,可有里急后重感。對于克羅恩病,肛瘺、肛周膿腫可為疾病的首發癥狀,且長期腹瀉也易合并肛裂、肛門直腸膿腫、肛周潰瘍等,營養不良者易并發褥瘡。必須及時保持肛門周圍清潔干燥。保持床鋪平整、干燥,防止褥瘡,加強護理。 同常鼓勵患者多飲水,根據病情及醫師建議予以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腹瀉嚴重時應及時就醫并予以補液等處理,同時可口服補液鹽以防止電解質紊亂。
2016-02-10 05: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潰結炎在中醫應屬于“泄瀉”,“腸”,“休息痢”等范疇.其治則為中醫辯證和西醫辨病相結合的“整體觀念”為指導.因此,治宜攻補兼施,祛邪為主,兼顧培土扶正.以健運脾胃,利濕熱為主.祛邪應清熱消炎,可選用黃連,黃芩,白頭翁,馬齒莧,蒲公英,敗醬草等;扶正健脾,利濕,可選用黨參,黃芪,茯苓,山藥,扁豆,苡仁,白術等.再根據患者具體癥狀,進行加減.有報道參苓白術散合連理湯加減,白頭翁合霍樸夏苓湯加減或痛瀉要方合白頭翁湯加減,治療潰結,均取得較好效果.
2016-02-11 03:1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