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判斷肝炎患者是否已發生肝硬化,可從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指標、肝纖維化指標、內鏡檢查等方面綜合考量。 1.臨床癥狀: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現乏力、腹脹、食欲減退、黃疸、肝區疼痛等。若有腹水,還會有腹部膨隆、移動性濁音陽性等表現。 2.影像學檢查:通過腹部 B 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可觀察到肝臟形態改變,如肝臟縮小、表面凹凸不平、肝實質回聲不均勻等。 3.實驗室指標:肝功能檢查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膽紅素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可能提示肝硬化。 4.肝纖維化指標:血清透明質酸、Ⅲ型前膠原肽、Ⅳ型膠原等指標異常,有助于判斷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程度。 5.內鏡檢查:胃鏡檢查能發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這是肝硬化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總之,判斷肝炎患者是否已肝硬化,需要綜合多種檢查手段和臨床表現。患者若懷疑有肝硬化,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接受全面的檢查和評估。
2024-10-15 16: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池曉玲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肝病專科
-
臨床上,有很多患了慢性肝炎的患者非常害怕自己發展成肝硬化,又因為早期肝硬化(代償期肝硬化)臨床癥狀多不典型,體征也不明顯,肝脾常呈輕度腫大,肝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很難與慢性肝炎區別,有時影像學或生化檢查都難以鑒別,因此必要時可做肝穿刺,取干組織做病理檢查來明確診斷。而對于晚期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硬化),有明顯的肝細胞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等臨床表現,一般容易判斷。 臨床上,判斷肝炎患者已發展至肝硬化(是代償期肝硬化),主要依據如下: (1) 肝功能減退的臨床表現。乏力、體重減輕、面部消瘦、無光澤、雙下肢浮腫、厭食及腹脹,終末期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痹,男性科出現性欲減退、乳房腫大,女性有月經不調、閉經等。 (2) 門脈高壓癥的臨床表現。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末梢血細胞減少,腹壁靜脈曲張,痔核靜脈形成,腹水及胸水出現等。 (3) 內鏡檢查。可發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及門脈高壓型胃病、結腸靜脈曲張等。 (4) B超檢查。B超發現肝臟縮小,脾臟增大,肝包膜呈鋸齒狀,肝內質地不均,可見結節形成,肝臟血流減少,流速減慢,門脾靜脈增寬。 (5) 腹腔鏡檢查及因其他疾病開腹手術探查可發現肝臟縮小,呈暗紅色,表面結節形成。 (6) 肝臟組織學病理。病理檢查可發現肝臟彌漫性纖維化伴肝細胞再生結節形成以及假小葉形成。
2024-10-15 2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