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和秀魁 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正常的子宮頸可以分為內口和外口,宮頸外口的表面是一層鱗狀上皮,表面光滑、呈粉紅色,宮頸內口由一種纖細的、能分泌黏液的紅色柱狀上皮細胞所覆蓋。在臨床中,有些醫生把子宮頸外口周圍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叫做“宮頸糜爛”。實際上,真正的“宮頸糜爛”在臨床上并不多見,我們平常所說的“宮頸糜爛”,絕大多數都是假性糜爛,這是由于處在育齡期的女性,當受到激素作用的影響時,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就會增生并外移,由于柱狀上皮是非常薄的,它使得下面的毛細血管及紅色間質顯露出來,并與周圍的鱗狀上皮有明顯的界限,肉眼看上去非常像是糜爛了,但實際上它卻并不是真性炎癥糜爛,而是宮頸柱狀上皮向宮頸口外遷移異位,是在雌激素作用下的一種生理性改變,根據糜爛面大小可以分為輕、中、重度。
2016-04-18 20: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正確解讀“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曾經是一個困擾了很多女性的一個疾病。去做體檢,幾乎是十有八九會被診斷為宮頸糜爛。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 宮頸糜爛,說到底,實際上是過去對宮頸的一種正常表現的錯誤認識。
2016-04-19 0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