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兒腦癱的癥狀表現多樣,主要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視聽障礙等。 1.運動障礙:新生兒可能出現肢體僵硬、動作不協調,難以完成正常的肢體活動,如抓握、翻身等。 2.姿勢異常:常呈現頭部后仰、四肢屈曲或伸直過度等不自然的姿勢。 3.智力低下:表現為反應遲鈍,對周圍事物認知和理解能力差。 4.語言障礙:說話晚、發音不清或無法正常表達。 5.視聽障礙:可能存在視力或聽力方面的問題,如對聲音反應弱、目光無法追隨物體移動。 總之,新生兒腦癱的癥狀復雜多樣,如果發現新生兒有上述異常表現,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評估和診斷,以便盡早開展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4-10-13 13: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早期發現新生兒腦癱,及時治療是非常必要的,應爭取在6個月-1歲以內作出診斷。除了根據病史還應根據新生兒的臨床癥狀作出診斷,新生兒腦癱的癥狀一般有新生兒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是因為肌張力低下導致。因為肌張力亢進導致的身體發硬。還有頭圍異常,表現為前囟突出等,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由于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從而新生兒會出現固定姿勢,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此外有些新生兒還會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以及某些出現斜視等。
2024-10-13 21:0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