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顳下頜關節脫位是指髁突滑出關節窩以外,不能自行復位。常見的復位方法有口內法、口外法、頜間復位法、關節內鏡下復位法、全麻下復位法等。 1.口內法:醫生將雙手拇指伸入患者口腔,放在下頜磨牙咬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頜骨體部,然后向下、向后加壓,使髁突回位。 2.口外法:醫生在耳屏前區進行按壓,將髁突向前下推,使其回到關節窩內。 3.頜間復位法:適用于陳舊性脫位,通過上下頜間的牽引和固定來復位。 4.關節內鏡下復位法:借助內鏡的輔助,更清晰地觀察關節內部結構,進行精準復位。 5.全麻下復位法:對于復雜、難以配合或多次復位失敗的情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復位。 顳下頜關節脫位復位后,患者需注意避免過度張口、咬硬物等,以防再次脫位。如出現脫位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
2024-10-21 18: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房思煉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口腔科
-
顳下頜關節脫位一般采取手法復位,包括口內復位和口外復位,通常采用口腔內復位法。患者取低坐位,頭枕部及背部靠墻壁,醫生立于患者前面,用小塊消毒紗布包裹自己兩拇指,然后拇指伸入患者口腔內上下牙列間,分別置于兩側牙齒后端,其余四指在口腔外托握兩側下頜。復位開始時,令患者盡量放松,醫生雙手拇指用力向下按壓再向后推送,在按壓推送過程中,其余四指應協調地將下頜向上端,此刻聽到關節回復聲,則表示復位已成功。復位畢,兩拇指應迅速向兩旁滑開移出口腔外,以防反射性閉口咬傷拇指。單側脫位者,以脫位側拇指用力按壓推送為主,另一側在輔助,不需用力。習慣性脫位的復位方法與初次脫位相同。復位后,用四頭帶或繃帶兜住下頜,在頭頂部打結固定1~2天。并告知患者在復位后l~2周內要避免作張口過大的動作及咬硬食物,以防再脫位,甚至形成習慣性脫位。對習慣性脫位,復位后囑口中含醋半小時并固定下頜。
2024-10-22 0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