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關節,導致關節疼痛、腫脹、畸形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及生活方式調整等。 1.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這些藥物能抑制免疫反應,減輕炎癥。 2.物理治療:如熱敷、冷敷、按摩、針灸等,有助于緩解關節疼痛和肌肉緊張。 3.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關節畸形的患者,可進行關節置換術等手術改善關節功能。 4.中醫治療:包括中藥調理、艾灸、拔罐等,能輔助緩解癥狀。 5.生活方式調整:保持適當運動,注意關節保暖,避免過度勞累,均衡飲食,有助于控制病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遵循醫囑,積極治療,定期復查,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09 18: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蔡小燕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內科
-
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分為幾大類。一是控制癥狀的藥物,又稱為治標的藥物,主要包括消炎止痛的藥物;另一類是緩解病情的藥物,又稱為治本的藥物,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劑等各種慢作用藥和生物制劑。類風濕關節炎的規范化治療就是早期使用這些緩解病情的抗風濕藥。因為只有這一類藥物能夠控制疾病,阻止關節破壞和變形。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s)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硫酸羥氯喹等,以及生物制劑(主要是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
2024-10-09 1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