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血管病在冬季更易發生,主要與氣溫變化、血壓波動、血液黏稠度增加、運動量減少以及飲食習慣改變等有關。 1. 氣溫變化:冬季氣溫低,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了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 2. 血壓波動:寒冷刺激使血壓容易出現較大波動,對血管壁造成沖擊。 3. 血液黏稠度增加:冬季人們飲水相對減少,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速度減慢。 4. 運動量減少:天冷時人們戶外活動減少,新陳代謝減緩。 5. 飲食習慣改變:冬季往往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食物較多,易導致血脂升高。 總之,了解腦血管病在冬季高發的原因后,要通過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注意保暖、監測血壓等方式預防。一旦出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4-10-17 16: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同果 主任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冬季時,容易發生冠心病和腦血管意外,這與冬季的氣候特點和人體在冬季的生理特點有著很密切的關系。 冬季,氣候寒冷、飲食肥甘、人體相對缺乏運動,氣血運行減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對于既往已經存在心、腦血管基礎病變的人群以及血管彈性下降的老年人來講,容易導致血栓形成、血管堵塞或血管破裂,可引發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疾病。因此,預防此類疾病的關鍵在于適度增加體育鍛煉以幫助氣血流通、改善機體的血管循環狀態,少食肥甘厚味,情緒穩定。既往有心、腦相關基礎疾病如高血壓、血脂紊亂、糖尿病的人群應堅持服藥治療,將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在一個比較穩定和安全的范圍,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2024-10-17 2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