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順應十二時辰養生,需關注睡眠、飲食、運動、情緒、穴位按摩等。 1.睡眠:子時(23 點至 1 點)和丑時(1 點至 3 點)應處于深度睡眠,以養肝血。午時(11 點至 13 點)小憩能養心。 2.飲食:辰時(7 點至 9 點)胃經當令,早餐要營養豐富。未時(13 點至 15 點)小腸經活躍,可適當補充水分和營養。酉時(17 點至 19 點)腎經當令,晚餐宜清淡。 3.運動:巳時(9 點至 11 點)脾經旺盛,適合輕度運動,如散步。申時(15 點至 17 點)膀胱經活躍,可進行強度稍大的鍛煉。 4.情緒:寅時(3 點至 5 點)肺經當令,保持平和心態。戌時(19 點至 21 點)心包經當令,避免情緒激動。 5.穴位按摩:亥時(21 點至 23 點)三焦經當令,可按摩涌泉穴等助眠。 總之,遵循十二時辰的規律,從多方面調整生活習慣,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2024-10-09 18: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東輝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一天二十四小時,人體的五臟六腑都處于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因此,人的作息當然需要遵循自然規律。將24小時人體生物鐘現象及相對應的經絡與疾病之間的變化進行了以下區分: 早晨3-5時(寅時)是肺經當令。而5-7時(卯時),是肺經大腸蠕動最為旺盛的時候。所以建議在早上7時起床,可養成大便習慣,多年的便秘問題也可迎刃而解。上午9-11時(巳時),是脾經最活躍的時間。此時要多喝水,有助于消化。中午11-1時(午時),是外界陰陽最不平衡的時段。此時人易困倦,應遵循自然規律,好好休息,在休息中自然放松,身體得以復原,切不可忽視中午小憩。中午1-3時(未時),是小腸吸收的時間。因此午餐宜在下午1時前吃完。下午3-5時(申時),是膀胱經活躍的時間。要注意喝水補充體液,體得到恢復,精充沛,效果明顯。下午5時-晚7時(酉時),是腎經活躍時間。應按時進食晚餐,切忌過飽。晚上7-9時(戌時),此時為心包經與腦神經系統活躍的時間,是最好的按摩和放松時間??梢赃吙措娨曔叞茨汝P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晚上9-11時(亥時)是三焦經絡運作時間,是人體內分泌系統活躍時間,此時宜入睡。晚上11-凌晨1時(子時),是膽經運作時間。凌晨1-3時(丑時),是肝經運作時間。肝膽是人體重要排毒器官和免疫器官。免疫的提升及全身經脈的疏通,關鍵在這個時辰內由肝膽共同完成。 中醫認為肝藏血,夜臥血藏于肝,要保持充足睡眠,以備次日精充沛。有人研究人體生物鐘現象,晚上11時至次日凌晨3時是人體休息的黃金時間。最佳入睡時間應為晚10時,早上6時起床。同時,晨起鍛煉應視自身狀況,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以出微汗為度,不可一味追求激烈運動,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應在家人陪同下進行運動。
2024-10-10 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