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運動對冠心病伴發抑郁的病人有諸多好處,如改善心血管功能、調節情緒、增強體質、促進社交、提升睡眠質量等。 1.改善心血管功能:運動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和血脂,減少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2.調節情緒:運動促使大腦分泌內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緩解抑郁情緒,提升心理狀態。 3.增強體質: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患病風險。 4.促進社交:參加運動活動可增加與他人的交流和互動,減輕孤獨感,改善人際關系。 5.提升睡眠質量:適當運動有助于身體疲勞,使人更容易入睡,且睡眠更安穩。 總之,運動對于冠心病伴發抑郁的病人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避免過度勞累和運動損傷。
2024-10-22 17: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豐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心血管科
-
冠心病伴發抑郁、焦慮障礙的病人,往往出現以下看似矛盾的情況:一方面,他們會夸大自己的軀體不適,整天纏著醫生,反復地要作檢查;另一方面,他們卻不愿意配合治療,認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不必要地自我限制活動,阻礙了心臟康復的進程。更重要的是,抑郁障礙很可能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它嚴重地影響冠心病病人的預后,同時還導致死亡率上升。 抑郁的早期識別和干預,有利于冠心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目前,對心臟病中心理問題的識別率還相當低(不到五分之一),加強這方面的認識是很有必要的。像冠心病伴抑郁這種“雙心”病,需要使用綜合手段進行“雙心同治”。 而運動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具有奇妙的“雙心神藥”作用。運動的效果持久,能貫徹經常運動守則的病人復發率較低。除了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肌供血和心臟功能,降低血脂等“健身”作用外,運動對改善病人的抑郁焦慮狀態也有重要的“健心”作用。這種“健心”的機制,目前還不完全清楚。但有研究顯示,運動能增進大腦中興奮性神經遞質(如內啡肽)的釋放,使人感到輕松愉悅;同時,血液中的兒茶酚胺等“緊張激素”分泌減少,使人體肌肉得到放松。這些變化都可使抑郁和焦慮得到緩解。另外,通過增加運動并感受運動帶來的活,病人不再覺得自己完全沒有量掌握自己的生活,因而能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使心臟康復向好的方向發展。
2024-10-23 0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