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部分女性漏尿的主要成因包括分娩損傷、年齡增長、肥胖、盆腔器官脫垂、神經系統疾病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6-09-17 10:09
1.分娩損傷:胎兒經陰道娩出時,陰道過度擴張,會損傷盆底支持組織。尤其是胎兒過大、胎位不正等情況導致的損傷更嚴重,影響尿道及膀胱的控制能力,引發漏尿。
2.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加,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和筋膜等組織逐漸萎縮,導致尿道支持和關閉阻力降低,容易發生漏尿。
3.肥胖:體重過重會增加腹部壓力,對盆底組織造成長期的壓迫,使得盆底肌肉功能減弱,從而引起漏尿。
4.盆腔器官脫垂:子宮、陰道等盆腔器官脫垂,改變了盆底的正常解剖結構和功能,容易導致漏尿。
5.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疾病,可能影響神經傳導,導致膀胱和尿道的控制功能失常,造成漏尿。
總之,女性漏尿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一旦出現漏尿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艷霞 副主任護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產科
-
妊娠時體內激素不斷增加,“松弛素”是其中之一,松弛素可使盆底肌肉韌帶松弛,妊娠時來自寶寶的體重、胎盤、羊水等對盆底肌是一種機械的壓力。 妊娠時各種“力”對盆底肌的牽拉。女性懷孕時盆底肌肉要長時間受到來自增大子宮的壓力,在分娩時又要承受各種“力”的考驗,從而導致盆底肌肉和括約肌損傷并造成尿道支撐結構受損,直接影響產后盆底肌功能,進而導致了產后尿失禁。 婦女停經后,尿失禁的發生率比育齡年齡更高。從圍絕經開始,女性面臨著激素水平的下降,停經后,由于激素的缺乏,使得尿道和陰道的黏膜萎縮,尿道黏膜下的血管也變得稀少,造成封閉尿道的力量相對變弱,尿道張力降低,從而沒有辦法應對強力的外力作用,因此在面對咳嗽、打噴嚏、提重物等突然增加的腹部壓力和膀胱壓力時,出現了“漏尿”的現象。 女性尿道解剖結構的影響。由于女性尿道很短,而且較直,缺乏生理性彎曲保護屏障,無尿道外括約肌,并與經常存在大量致病微生物的肛門和陰道毗鄰,容易受到污染,發生尿道炎和膀胱炎,膀胱三角區和后尿道發生炎癥后,墻壁平滑肌因受炎癥刺激發生頻繁收縮引起尿頻,如不及時治愈,則又可能會發展成為無法自控的尿失禁。
2016-09-17 0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