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豐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心血管科
-
中風是有先兆的,臨床上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因只是短暫性的發作,若我們及時發現與就醫,就很可能把中風“扼殺于萌芽狀態”,也就減少了發生偏癱,甚至死亡等危險。發作性的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一過性的昏厥、半身麻木、視力模糊等不適,持續3--5分鐘或十幾分鐘后,會自行緩解,我們俗稱之“小中風”。這些癥狀會反復發作,但每次發作時癥狀又基本相似。它被看做中風的預警信號,此時的大腦已經告急,無論病人、家人或朋友,都應該同時進入“緊急狀態”。局灶性腦缺血,導致突然發生短暫、局限性神經功能缺損而出現相關癥狀。 雖然,“小中風”不會留下后遺癥,但一旦出現,就足以說明腦血管的病損程度已達到危險邊緣。1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無力、口角歪斜、流口水。2突然說話困難,或聽不懂別人的講話。3短暫性視力障礙,一過性黑朦。4突然眩暈,站立不能或暈厥,數秒至數分鐘后好轉。5出現難以忍受的頭痛,癥狀逐漸加重呈持續性或伴惡心、嘔吐。以上癥狀一般只持續半小時左右即好轉,易被忽視。凡出現以上征兆之一者,都應及早就醫檢查。 適量飲水,減少中風:在生活中,缺水是發生中風的重要誘因。道理很簡單,缺水使血容量減少,血液濃縮(黏稠)就容易形成血栓,繼而發生中風。人們習慣了口渴時才飲水,但人到中年后,口渴的感覺會隨年齡增加而越來越不明顯。老年人口渴中樞對缺水的反應不夠靈敏,即便在明顯缺水時,身體“口渴的訴求”也不強烈,不覺口渴就不主動飲水,結果缺水愈加明顯。因此,中年人應強化隨時飲水的概念,老年人和中風高危人群則要養成“不渴也適量飲水”的習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的飲水量以尿量保持在1000毫升以上為宜,這樣可減少中風的發生概率。
2016-03-04 14: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中風是有先兆的,臨床上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因只是短暫性的發作,若我們及時發現與就醫,就很可能把中風“扼殺于萌芽狀態”,也就減少了發生偏癱,甚至死亡等危險。發作性的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一過性的昏厥、半身麻木、視力模糊等不適,持續3--5分鐘或十幾分鐘后,會自行緩解,我們俗稱之“小中風”。這些癥狀會反復發作,但每次發作時癥狀又基本相似。它被看做中風的預警信號,此時的大腦已經告急,無論病人、家人或朋友,都應該同時進入“緊急狀態”。局灶性腦缺血,導致突然發生短暫、局限性神經功能缺損而出現相關癥狀。
2016-03-05 08:45
-